濕疹

在香港,好像有種未患過「濕疹」和「鼻敏感」就不算是正常香港人一樣的感覺,是不是皮膚痕癢,一「撻」「撻」紅色就一定是濕疹呢? 今天,陳靜雯中醫師希望以簡明的問答形式,讓大家更深入了解我們香港常見病「濕疹」究竟是怎麼一回事以及中醫又是怎麼治療濕疹的。

點解我會有濕疹?

濕疹的發生是多因素的,往往受遺傳因素、飲食、精神刺激、環境等諸多因素所影響,故常反覆發作,纏綿難愈。臨床表現分急性、亞急性、慢性三種。濕疹可以發生在身體任何部位,最常見是手足,還會在耳部、 乳房、臍窩、外陰/陰囊等等。

點解塗類固醇有時有效有時無效?

現代醫學偏重於對症處理,局部應用具抗組織胺和皮質類固醇類外用藥,用於急亞性期濕疹,短期療效顯著。然而長期使用有機會出現藥物依賴、皮膚變薄、易受感染等副作用。對於頑固性慢性濕疹,比較難以取效。

點解濕疹會反覆不愈? 濕疹是不是不能“醫斷尾”?

濕疹除了受遺傳因素、飲食、精神刺激、環境等因素影響,還跟個人體質息息相關。在中醫角度,急性者多以濕熱為主; 亞急性多以脾虛濕困為主; 而慢性者則以久病耗血致血虛生風為主。中醫師會根據個人體質實施適合個人的治療方案,內服中藥改善體質,再配合外塗純中藥藥膏,內外兼治,雙管齊下,達至痊癒。治療期一般至少1­3個月,頑固性慢性患者需更長治療時間。

從中醫角度看濕疹的病因病機。

「濕疹」,中醫稱為「浸淫瘡」、「濕瘡」,乃因稟賦不耐,風濕熱客於肌膚而成; 或因脾失健運或營血不足,濕熱稽留,以致血虛風燥,風燥濕熱鬱結、肌膚失養所致。濕疹急性發作多責於心,亞急性、慢性期多責於脾、肝。

中醫如何辨證治療各型濕疹?

一般濕疹的形態為多樣性、彌漫性、分布對稱,急性者有滲出,慢性者則有浸潤肥厚,常反覆發作,搔癢劇烈。中醫治療濕疹本著標本兼顧、內外並治的整體與局部相結合的原則。

以下是急亞性基本證型的特點、治法和常用藥物:

  1. 風熱蘊膚:

    發病迅速,以紅色丘疹為主,泛發全身,劇癢,可抓破出血。

    治法: 疏風清熱,佐以涼血。

    常用藥物: 荊芥、防風、刺蒺藜、蟬蛻、金銀花、生地黃、丹參等等。

  2. 風濕蘊膚:

    疏鬆或密集丘疹以面頰、四肢常見,乾燥脫皮,在寒冷、乾燥、多風的氣候條件下誘發或加重。

    治法: 散風祛濕。

    常用藥物: 荊芥、防風、蟬蛻、蒼術、苦參、茯苓、蒼耳子、地膚子等等。

  3. 濕熱互結

    偏於熱者: 局部皮損皮膚潮紅焮熱,輕度腫脹,水疱密集,滲液,搔癢無度,身熱口渴心煩便秘尿黃。

    治法: 清熱利濕。

    濕熱並重者: 局部皮損皮膚發紅作癢,滋水淋漓,味腥而粘或結黃痂,或皮膚糜爛,大便秘小便黃。偏於濕者:發病較上兩者緩慢,皮膚發紅作癢程度較輕,皮膚糜爛滲出較多,進食胃口較差,易覺身倦乏力,大便粘。

    治法: 清熱利濕。

    常用藥物: 黃芩、大青葉、梔子、生地黃、赤芍、車前草、茵陳蒿等。

  4. 肝鬱濕阻

    皮疹發生在乳頭、陰囊、外陰等處,以丘疹、疱疹為主,少量滲液,伴有口苦、咽乾、頭昏目眩、煩躁易怒。

    治法: 清肝化濕

    常用藥物: 柴胡、當歸、白芍、丹皮、赤芍、生地黃、炒白術等。

以下是慢性基本證型的特點、治法和常用藥物:

  1. 脾虛濕蘊

    皮膚搔癢脫皮或肥厚,色素加深,皮疹多樣性,時輕時重,反覆纏綿發作。伴有脾虛症狀如胃脘滿悶,胃納差,口中粘膩,大便不成形,舌有齒印等。

    治法: 健脾祛濕,養血潤膚。

    常用藥物: 白術、蒼術、薏仁、澤瀉、茯苓、苦參、當歸、外參等。

  2. 濕瘀互結

    多見於老年人,原患下肢靜脈曲張處發生瘀滯性紫斑,日久引起濕疹樣改變,伴有下肢潰瘍、皮膚鳥黑、肥厚、苔蘚樣外觀,病情時好時壞,纏綿數十年不癒。

    治法: 化瘀滲濕。

    常用藥物: 桃仁、大黃、桂枝、當歸、赤芍等。

  3. 肝腎陰虛

    皮疹泛發全身,其中以肘窩、膕窩最為明顯,有的是局限性肥厚與輕度糜爛滲出交替出現;有的為扁平丘疹,高出皮膚,常因劇烈發癢而搔抓,使次皮膚似皮革,紋理加深,膚色暗紅。

    治法: 滋腎柔肝。

    常用藥物: 熟地黃、何首鳥、鉤藤、當歸、白芍、牡蠣等。

除了內服中藥,中醫還有其他治療濕疹的方法嗎?

除了內服中藥,還可以同時配合中藥外敷或中藥洗劑。另外還可以進行針灸治療,急性期一周2次,慢性期一周一次,10次至20次為一療程。

如何預防濕疹的發生和減少濕疹的覆發?

遵守以下濕疹護理小貼士:

  1. 忌搔抓、摩擦
  2. 遠離致敏原 (如:引起過敏的食物、衣物、環境等),忌食食物: 魚、蝦、蟹等海味; 豆製品; 牛肉; 竹筍; 煎炸辛辣刺激重口味等。
  3. 勿用熱水或鹽水甚至醋去燙洗患處
  4. 避免過度精神緊張及疲勞
  5. 做好皮膚保濕

撰文:陳靜雯中醫師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分享至 Google+ 經電郵分享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