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健康新聞

Community Health News

社區與健康息息相關,因此,我們儘量搜邏所有關於醫療和健康的社區新聞,希望可以使你更快捷地掌握社區最新動態, 好讓我們一起推動健康飲食、預防疾病傳播、注意用藥安全、及營造健康的社區。

港隊亞運摘一銀三銅

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楊潤雄恭賀中國香港代表隊在杭州第19屆亞洲運動會又添一面銀牌、三面銅牌。他表示,港隊繼續揚威杭州亞運,大眾同聲歡呼。 中國香港代表隊至今在本屆亞運取得五金、13銀、18銅共36面獎牌。 今日的賽事中,李思穎在場地單車女子全能賽奪得銀牌。 銅牌得主有男子團體重劍的方凱申、何瑋珩、吳浩天、劉昊峯;壁球男子團體賽的劉子均、梁子軒、鄧銘漮、黃祉謙;女子4x100米混合泳接力的何詩蓓、歐鎧淳、簡綽桐、譚凱琳。

加載原文網頁

盛事接踵而來 訪港旅客續增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香港已走出疫情,一路向好,8月份訪港旅客突破400萬人次,是疫情前八成。隨着未來數月本港有多項大型活動,盛事接踵而來,旅客將會增多並帶動本地消費。他希望市民晚上多出外逛逛,為市面增添氣氛。 以下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9月29日在大坑舞火龍2023的致辭全文: 袁效權理事長(大坑坊眾福利會理事長)、各位嘉賓、各位朋友: 大家好!今日是中秋節,我很高興來到這裏與大家一起參加大坑舞火龍這個甚有意義的活動。適逢中秋節,我先在此祝願大家身體健康、家庭幸福、人月兩團圓!  今次大坑舞火龍非常有意義,因為經過三年疫情,今年復辦,這亦是第130次的大坑舞火龍。我們非常多謝各位街坊,特別是大坑坊眾理事會,得到他們全力支持和推動,保育承傳,將這麼有意義的活動發揚光大。  大坑舞火龍是世界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令我們香港人引以為傲!不止我們香港人喜愛這項活動,亦有很多遊客專程來到這裏觀賞,是香港的一張名片。我藉此機會多謝袁理事長和各位朋友、各位義工,大家辛苦了!多謝你們。  香港現在已走出疫情,一路向好。未來幾個月,本港有很多大型活動,8月份訪港旅客已經突破四百萬人次,是疫情前的八成,我們估計,隨着這幾個月有很多活動舉辦,盛事接踵而來,旅客會越來越多,會帶動我們本地的消費,同時亦希望大家在晚上多出來行走,令到我們整個市面的氣氛都好一點,好不好!  多謝大家,在此再次祝願大家身體健康、家庭幸福、人月兩團圓。多謝。

加載原文網頁

燈會火龍點亮中秋

火龍時隔三年再次穿梭於大坑大街小巷,熱鬧壯觀,為中秋佳節平添喜慶。  利東街懸掛逾800個不同造型的燈籠,LED火龍在燈海下重臨灣仔,讓市民和遊客近距離感受傳統節日氣氛。  維多利亞公園、沙田公園和屯門公園舉辦綵燈會,各式綵燈絢麗多姿,令人目不暇給。現場更有粵劇演出、傳統手工藝示範、猜燈謎等活動,精彩紛呈,樂趣無窮。  《政府新聞網》祝各位市民中秋節快樂!

加載原文網頁

漁民特惠津貼接受申請登記

地政總署表示,受香港東北水域海事工程影響而船隻長度不超過15米的合資格漁民,可預約登記申請特惠津貼。登記認准船籍港為吉澳、西流江、沙田、沙頭角、深灣、塔門、較流灣、榕樹凹、鴨洲和鹽田仔東/西。 負責處理申請和發放特惠津貼的漁民特惠津貼跨部門工作小組本月中曾為受影響水域的漁民舉辦簡介會,講解登記資格準則、登記安排及其他注意事項,並安排有意申請者即場預約登記。 沒有出席簡介會的合資格漁民可於下月20日或之前,致電3524 7225或3524 7224、傳真至3524 7128或透過電郵向工作小組秘書處提供所需資料,以便安排預約登記;申請人也可將資料郵遞至北角渣華道191號嘉華國際中心7樓711室漁民特惠津貼評估組,遞交日期以郵戳日期為準。 預約登記的漁民需提供船東姓名、香港身份證號碼、聯絡電話、通訊地址、船隻擁有權證明書號碼及所屬船籍港。 工作小組收到所需資料後,會將登記預約卡郵寄予申請者。申請人須按照預約卡上指定日期和時間前往預約地點辦理登記申請手續。查詢可致電3524 7223或3524 7227。

加載原文網頁

兩賽事獲頒M品牌

兩項體育活動獲大型體育活動事務委員會頒授「M」品牌認可,分別為下月6日至8日舉行的PIF呈獻沙特阿美石油團體系列賽香港站,和下月7日至15日舉行的保誠香港網球公開賽2023。 委員會主席吳守基表示,兩項活動能為香港增添姿采和活力,吸引更多海外旅客訪港。 吳守基說,沙特阿美石油團體系列賽首度在港舉辦,而香港網球公開賽也是闊別四年後再度在港舉行。兩項活動不但展示香港舉辦世界級體壇盛事的實力,更能提升香港作為國際體育盛事之都的地位。 「M」品牌計劃旨在鼓勵和協助本地體育總會、私人及非政府機構舉辦更多大型國際體育活動,並加以扶植,使有關活動得以持續舉行。

加載原文網頁

衞生防護中心調查一宗兒童感染甲型流感嚴重個案

加載原文網頁

響應世界心臟日 預防心血管疾病

加載原文網頁

天氣酷熱市民應預防中暑

加載原文網頁

香港運動員亞運再添四銀一銅

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楊潤雄恭賀中國香港代表隊今日在杭州第19屆亞洲運動會奪得四銀一銅共五面獎牌。 他表示,中國香港代表隊持續強勢,繼續取得佳績,令人倍感自豪。 單車運動員李思穎和楊倩玉今日在場地單車女子麥迪遜賽獲得銀牌,梁嘉儒則在場地單車男子全能賽奪銀。馬術運動員蕭頴瑩在盛裝舞步個人賽、游泳運動員何詩蓓在女子50米自由泳也分別得到銀牌。  劍擊運動員陳諾思、鄭曉為、關渝澄和符妤名在女子團體花劍獲得銅牌。

加載原文網頁

區選活動指引發布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記者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選舉管理委員會今日發布區議會選舉活動指引,適用於12月10日舉行的2023年區議會一般選舉,以及其後的區議會補選。 選舉管理委員會主席陸啟康今日在記者會上表示,這次指引主要以2019年9月發布的指引為基礎,作出80項修訂,主要涉及三個類別。 第一類是反映相關選舉法例的修訂,大部分與今年通過的《2023年區議會(修訂)條例》有關,包括區議會重塑後的組成及產生辦法、候選人提名程序;第二類是因應與其他選舉指引看齊而作出的改動;第三類就新的選舉安排和程序作出說明。 區議會共有470個議席,由委任議員、當然議員、區議會地方選區議員和地區委員會界別議員組成;委任議員由行政長官委任,佔179席。當然議員佔27席,由27名鄉事委員會主席出任。 至於區議會地方選區議員佔88席、地區委員會界別議員176席,兩者均由選舉產生。 區議會地方選區方面,全港18個地方行政區共劃分為44個區議會地方選區,每個選區各有兩個議席,共選出88名議員。投票制度採用雙議席單票制,每個區議會地方選區各有兩個議席,每名選民於所屬選區投選一名候選人,得票最多的兩名候選人當選。 至於新設立的地區委員會界別,由已登記為地方選區選民的地區委員會委員選出。投票制度採用全票制,即每名地區委員會界別選民必須投選不多於也不少於該界別須選出的議員人數,否則選票將被視為無效。 地區委員會即分區委員會、地區撲滅罪行委員會及地區防火委員會,統稱「三會」。所有候選人均須獲指定數目的「三會」委員提名。 區議會地方選區候選人除了須獲得所屬選區最少50名但不多於100名選民的提名外,還須同時獲得有關地方行政區的每個地區委員會最少三名但不多於六名委員,以地區委員會界別選民身分提名。 地區委員會界別的候選人無須為「三會」委員,但必須獲得有關地方行政區每個地區委員會最少三名,但不多於六名委員,以地區委員會界別選民的身分提名。 這次區議會一般選舉設約600個地方選區一般投票站,投票時間為上午8時30分至晚上10時30分。地區委員會界別投票站有18個,由於有關界別選民只有約2,500人,投票時間為上午8時30分至下午2時30分。 新指引下,選管會放寬要求候選人提交選舉廣告及支持同意書的限期,由以往在發布選舉廣告後的一個工作天內放寬至三個工作天內,以便利候選人及其團隊進行競選活動。 陸啟康說,選管會將密切留意新安排成效,並適時作出檢討,如發現有人濫用放寬或寛免安排,不排除日後收緊相關期限。 區議會選舉開支最高限額也經修訂,每名地區委員會界別候選人的選舉開支最高限額為100,000元;每名地方選區候選人的選舉開支最高限額則由512,400元至951,600元不等,視乎地方選區大小而定。 陸啟康提醒候選人,必須注意和遵守重要的選舉法例、指引的規定及要求。

加載原文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