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健康新聞

Community Health News

社區與健康息息相關,因此,我們儘量搜邏所有關於醫療和健康的社區新聞,希望可以使你更快捷地掌握社區最新動態, 好讓我們一起推動健康飲食、預防疾病傳播、注意用藥安全、及營造健康的社區。

所有日校明日停課

受熱帶氣旋丹娜絲殘餘帶來的暴雨和狂風雷暴影響,明日天氣情況預計持續惡劣,教育局宣布,所有日校明日停課。原定明日辦理中一入學註冊手續的日期改為本月14日,即下周一。 由政務司司長領導的應對極端天氣督導委員會因應天氣情況的發展發放最新資訊。停課決定為確保學生安全,並考慮到全港學校已陸續放暑假,停課對學生的學與教實際影響較少。 另外,中一入學註冊手續原定今明兩日於獲派中學辦理,考慮到家長或已安排今日前往中學註冊,今日全日的原定註冊安排維持不變。如家長選擇今日為子女向獲派中學註冊,應留意天氣情況和注意安全。基於安全考慮,家長不應帶同子女前往中學註冊。 明日辦理註冊手續的日期將改為本月14日。如家長當日未能親自或授權代表前往子女獲派中學辦理註冊手續,可聯絡獲派中學,或致電2832 7700或2832 7740聯絡教育局學位分配組,以便作出適當的註冊安排。  此外,社會福利署轄下提供幼兒中心、鄰里支援幼兒照顧計劃及學前兒童或小學生課餘託管服務的單位明日不會開放。市民如有需要,可聯絡有關中心或服務單位尋求協助。 民政事務總署在需要時會即時啟動緊急事故協調中心,並為有需要臨時住宿人士開放臨時庇護中心。 渠務署已為全港約240個容易因淤塞而引致水浸的地點進行特別檢查和清理工作。若市民發現街道水浸,應盡快致電24小時渠務熱線2300 1110向該署報告。 應對極端天氣督導委員會呼籲市民繼續保持警覺,在惡劣天氣情況下遠離河道、斜坡等危險地方,停止所有水上活動,並留意政府發放的最新消息。

加載原文網頁

盧寵茂訪問南京

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明日前赴南京,與江蘇省衞生官員會面,介紹香港醫療政策最新發展,並出席第13屆南京肝膽外科肝移植學術研討會,深化與內地醫療衞生的交流合作,星期六返港。 盧寵茂也會參觀當地藥物企業和醫院,介紹香港優化藥物審批和註冊制度的最新進展,以及分享提升醫院管理和服務的經驗。 他離港期間,副局長李夏茵署任局長。

加載原文網頁

跨部門會議統籌應對極端天氣工作

政務司司長陳國基今日主持應對極端天氣督導委員會會議,全面檢視並督導跨部門就颱風和暴雨襲港的整體準備和應變部署,並就未來兩天預計會出現的暴雨和狂風雷暴惡劣天氣作超前準備。  按照預測,現時位於福建的熱帶氣旋丹娜絲明日進入廣東並逐漸減弱,而其南側的活躍西南季候風會在明日和星期五普遍影響珠江口一帶,預料本港會有暴雨和狂風雷暴,屆時天氣可能較為惡劣,市民請留意天文台最新天氣預測和警告。  為應對可能出現的惡劣天氣,陳國基在會議上統籌協調相關部門做好超前準備工作。渠務署今晚會為全港約240個容易淤塞而引致水浸的地點進行特別檢查和清理工作,並實施及時清渠的安排,180隊緊急應變隊伍會在全港各區檢查和清理渠道。 路政署明日會再次檢測安裝在水浸風險較高的行車和行人隧道的水浸警告系統,包括觀塘道下通道;沙田城門河、大埔林村河和大埔河沿岸部分行人隧道。 各區民政事務處已啟動應對工作,包括協調其他部門和機構加強防備,預備沙包和擋水板等,並會動員區議員、地區「三會」委員和關愛隊,向區內易受水浸影響的居民發放最新天氣資訊,提醒他們做好準備。 保安局緊急事故監察及支援中心明日下午5時全面啟動,通過聯合運作平台監察市面情況,掌握各部門實時資訊,迅速評估風險並制訂應對方案和措施。各緊急救援部隊包括消防處、警務處、民眾安全服務隊和醫療輔助隊已做好應急準備,全員候命,應付暴雨和強風期間可能發生的緊急事故,並為有需要人士提供協助。 運輸署緊急事故交通協調中心會連同公共運輸機構密切監察交通運輸情況,及時發放緊急交通資訊及公共運輸服務安排。 教育局會按需要盡早公布學校上課和參加中學學位分配小六學生註冊日的安排。

加載原文網頁

新一輪綠置居下周四開售

房屋委員會宣布推售新一期綠置居,包括九龍灣宏緻苑2,576個單位、綠置居2020至21和綠置居2022首次推售的重售綠置居單位,以及新一批租者置其屋計劃回收單位。7月17日上午8時至8月6日晚上7時接受合資格綠表人士申請,預計今年第三季或第四季攪珠,第四季開始選樓。 宏緻苑單位實用面積介乎約193平方呎至約466平方呎,定價為市值六折,介乎115萬元至349萬元。其中,較受申請者歡迎的大單位佔單位總數逾四分之一。 房委會表示,曾連續申請綠置居2022和綠置居2023而未能成功購買單位的申請者,會獲分派多一個抽籤號碼。另外,已獲核實通過詳細資格審查的公屋申請者,也可選擇申請綠表資格證明書購買房委會或房屋協會的資助出售單位,代替公屋編配。 至於選樓優先次序,受房委會已公布公屋清拆計劃影響的租戶,即彩虹邨碧海樓、金碧樓和丹鳳樓,以及華富邨華安樓和華樂樓的租戶,若選擇購買資助出售單位代替入住公屋,可較其他申請者優先選樓。 新一期綠置居會設定1,050個單位配額予參加家有長者優先選樓計劃和家有初生優先選樓計劃的家庭申請者。一人申請者則會獲預留250個單位的配額。 明日起,公眾可於指定網站下載申請表和相關資料,也可到觀塘房委會綠置居售樓處、樂富房委會客戶服務中心、房委會轄下各屋邨辦事處和分區租約事務管理處、房協轄下各出租屋邨辦事處、各區民政諮詢中心索取紙本申請表和資料。 查詢可致電銷售熱線2712 8000。

加載原文網頁

天氣酷熱市民應預防中暑

加載原文網頁

羅淑佩波爾多晤葡萄酒業界

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羅淑佩在法國波爾多會晤波爾多葡萄酒行業協會主席Allan Sichel、波爾多市長Pierre Hurmic、法國旅遊部部長Nathalie Delattre等,並參觀波爾多葡萄酒博物館。 羅淑佩昨日上午與波爾多葡萄酒行業協會主席Allan Sichel會面。該協會負責向全球推廣波爾多葡萄酒,在會面中探討與香港加強合作的機會。 羅淑佩邀請協會進一步更好地利用香港這個平台,向中國內地和亞洲其他市場推廣波爾多葡萄酒。雙方討論以創新方式吸引全球觀眾,以進一步提升活動的吸引力。 隨後,羅淑佩會晤波爾多市長Pierre Hurmic、波爾多副市長Céline Papin和波爾多旅遊及會議辦公室主席Brigitte Bloch。她在會上重點提到特區政府和旅發局希望以美酒佳餚巡禮的獨特品牌為基礎,將其打造為促進文化交流的平台,並加強香港與波爾多的聯繫。 同日下午,羅淑佩與傑出葡萄酒之都主席Jacques Faurens、波爾多工商總會會長Pascal Faugere、Vinexposium行政總裁Rodolphe Lameyse會面,討論在目前的經濟狀況下,行銷波爾多葡萄酒的挑戰,以及舉辦國際貿易展覽會和活動的最佳實踐方法。 羅淑佩強調香港與波爾多有合作的潛力,可提升彼此作為全球旅遊目的地的吸引力。 她又與法國旅遊部部長Nathalie Delattre會面,商討促進香港和法國在旅遊方面的聯繫,並在講解員導覽下參觀波爾多標誌性的文化中心---波爾多葡萄酒博物館。  今日,羅淑佩參觀Chateau L’if、Chateau Le Pin兩家波爾多酒莊,加深對波爾多釀酒傳統的了解,並探討將波爾多葡萄酒融入香港葡萄酒旅遊措施的潛在協同效應。 羅淑佩明日早上結束法國訪問行程,並啟程返港。

加載原文網頁

粵港澳代表介紹十五運會籌備情況

第15屆全國運動會和全國第12屆殘疾人運動會暨第九屆特殊奧林匹克運動會廣東賽區執行委員會、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全國運動會香港賽區統籌辦公室、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澳門賽區籌備辦公室今日在廣州舉行新聞發布會,以「開放共享、攜手並進」為主題,介紹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粵港澳三地賽區的賽事籌備情況,以及未來工作計劃。 全國運動會香港賽區統籌辦公室主任楊德強表示,香港賽區遵循「綠色、共享、開放、廉潔」的辦賽理念,按照「簡約、安全、精彩」的辦賽要求,嚴格做好預算管理和節約成本,控制賽事規模,務實做好各項籌備工作。 他提到,由香港協辦、屬跨境賽的田徑馬拉松和公路自行車賽事,從比賽路線的設計到運動員、觀眾、車輛的快速通關,均需三地政府共同籌劃和密切配合,此跨地域合作模式不僅提升粵港澳大灣區的整體競爭力,也能促進大灣區民心交流。 香港單車運動員黃金寶表示,以港珠澳大橋作賽道舉辦跨境公路自行車賽具標誌性,沿途風景優美,賽道也充滿挑戰。 十五運會組織委員會辦公室主任、廣東省人民政府副秘書長黃明忠指,粵港澳攜手承辦十五運會,在國家體育總局、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等國家部委的指導下,建立具開創性的粵港澳聯絡機制。三地透過高密度的溝通協商,在跨境賽事、口岸通關、人車證件、食品安全、綠色辦賽、賽事日程六大重點領域達成共識,並探索出「三地三同」即「同頻溝通、同心決策、同步執行」的聯合辦賽模式。 十五運會及殘特奧會澳門賽區籌備辦公室主任潘永權則說,全運會籌備工作已進入倒數階段,將與社會各界聯手做好賽事的組織工作,並加強營造「全民全運」的城市氛圍,包括走訪社區和學校、聯動其他文化旅遊體育活動進行宣傳、推出澳門賽區特許紀念商品等。 新聞發布會上,粵港澳三地也展示多款特許經營商品,由設計師闡述創作理念。 香港賽區會陸續在全港銷售點售賣紀念商品,包括具香港特色的特許紀念商品。

加載原文網頁

天氣酷熱市民應預防中暑

加載原文網頁

應對抗菌素耐藥性威脅取得進展

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今日召開抗菌素耐藥性高層督導委員會第十次會議,委員會評估本港抗菌素耐藥性的最新情況。公眾對抗生素耐藥性的認知和行為有所改善。 盧寵茂召開會議,檢視《香港應對抗菌素耐藥性策略及行動計劃(2023-2027)》的落實情況,並與相關政府部門和機構討論應對策略。他說,樂見在跨界別合作下,情況持續改善。 最新監測數據顯示,社區藥房抗菌素的批發供應量由2016年的18.5%持續下降至去年的3.4%。屬世界衞生組織「可廣泛使用」分類、即較少機會導致耐藥性的抗生素,佔本地整體抗生素供應的比例則由2016年的55.8%上升至去年的62.2%。 而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去年的調查結果也顯示,公眾對抗生素耐藥性認知、態度和行為均有所改善。 此外,環境保護署2020年至2025年期間委託本地大學和化驗機構進行調查,結果顯示,本港水環境中的殘餘抗生素濃度中位水平低於「預測無影響濃度」,對水生態環境並無實質影響。 調查也發現本港水環境中的大腸桿菌含量及其對關鍵抗菌素類別的耐藥性水平均普遍較低,顯示對相關環境和人類健康的風險也較低。 此外,按行動計劃落實的措施包括上月19日推出電子交易紀錄系統,供自願參與的持牌藥商使用,並適時啟動修訂有關條例,要求以電子方式有系統地記錄抗菌素處方和配藥資料;加強監測並發布食物中的抗菌素耐藥性數據;以及在本地的食用動物農場實行只供獸醫處方藥物供應政策。

加載原文網頁

醫療券試點計劃擴展至佛山

特區政府公布,長者醫療券大灣區試點計劃本月內擴展至佛山市並新設兩個服務點,以及在中山市、廣州市各增設一個服務點,接受合資格香港長者使用醫療券支付指定科室的門診醫療護理服務費用。 7月9日,中山市、廣州市分別增設中山市中醫院、廣東祈福醫院為服務點。 7月17日,試點計劃擴展至佛山市,服務點為佛山市第一人民醫院、南方醫科大學第八附屬醫院。 特區政府指,試點計劃首次於中醫院開展服務,不但為醫療券計劃帶來再一次突破,也為合資格長者提供更多醫療服務選擇。計及四個新增服務點,大灣區內地城市可以使用醫療券的服務點將增至15個,讓超過178萬名合資格香港長者受惠。 在中山市中醫院,醫療券適用於12個科室的門診醫療護理服務,包括內科、外科、骨科、眼科、耳鼻喉科、婦科、中醫特色門診、健康管理中心、心理科、睡眠醫學科、口腔科、急診科。 在廣州市廣東祈福醫院,醫療券適用於13個科室的門診醫療護理服務,包括內科、外科、婦科、中醫科、康復科、骨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體檢科、全科醫學科、急診科、護理專科門診。 在佛山市一醫院,醫療券適用於14個科室的門診醫療護理服務,包括內科、外科、骨科、婦科、全科醫學科、口腔醫學中心、中醫科、健康管理中心、耳鼻咽喉科、眼科、康復醫學科、感染科、急診科、營養科。 至於佛山市南方醫科大學第八附屬醫院,醫療券則適用於內科、外科、骨科、婦科、口腔科、中醫科、健康管理科、耳鼻咽喉頭頸外科、眼科、康復醫學科、臨床心理科、皮膚性病科、全科醫學科、急診科、營養科共15個科室的門診醫療護理服務。 香港長者在任何一個大灣區服務點使用醫療券,均須先登記加入醫健通。試點醫療機構的醫療服務收費以人民幣結算。醫療券計劃下的配偶共用醫療券安排和長者醫療券獎賞先導計劃同樣適用於上述四間試點醫療機構。 另外,特區政府正積極與餘下六間獲納入試點計劃的醫療機構推進準備工作,預計下半年內陸續開展相關安排。

加載原文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