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健康新聞 - 香港政府新聞網

Community Health News - news.gov.hk

社區與健康息息相關,因此,我們儘量搜邏所有關於醫療和健康的社區新聞,希望可以使你更快捷地掌握社區最新動態, 好讓我們一起推動健康飲食、預防疾病傳播、注意用藥安全、及營造健康的社區。

全港美好家庭選舉頒獎典禮舉行

民政及青年事務局今日舉行全港美好家庭選舉頒獎典禮,表揚15個得獎家庭,並向社會和年輕一代傳揚良好家風與傳統美德。政務司副司長卓永興和民青局局長麥美娟主持典禮儀式。 卓永興致辭時表示,得奬家庭為全港家庭樹立良好榜樣,能通過他們的經歷感受到家庭關係越牢固,越能應對生活上各種挑戰。 他又指,政府一直積極響應國家政策,致力推動家庭友善社會建設和香港家庭健康發展。本屆政府去年10月推出為期五年的家庭教育推廣計劃,每年撥款800萬元,資助民間推行家庭教育項目。計劃首年反應熱烈,收到逾200個申請,反映社會對家庭教育的廣泛關注。 麥美娟感謝市民踴躍參與和支持,分享他們與家人的點滴和維繫家庭關係的心得。她表示,參加者的故事每一個都獨一無二,讓人深刻體會到美好家庭的家教家風。她期望,活動能讓真摯的親情傳承給下一代,彰顯家庭的意義。 全港美好家庭選舉以「建立穩固家庭關係 樹立良好家教家風」為重點,吸引約1,200個家庭報名參加,最終選出十個「美好家庭獎」和五個「良好家教家風傳承獎」的得獎家庭。得獎家庭在頒獎典禮分享維繫良好家庭關係的經驗和心得,向大眾推廣積極正面的家庭文化和價值觀,以及優良家風和傳統美德。

加載原文網頁

黃偉綸主持創新科技嘉年華開幕禮

創新科技嘉年華2025今日至本月26日在科學園舉行,展出多項本地創新發明和科研成果,署理財政司司長黃偉綸主持開幕禮。 黃偉綸表示,政府會繼續善用香港的優勢,通過政策引導、資金支援、人才培育,全方位推動創科發展,鞏固香港作為國際創科中心的地位。 今年活動以「創科點亮夢想」為主題,他希望市民通過嘉年華盡情探索,感受創科為社會帶來的大量好處,更加支持香港的創科發展。 嘉年華由創新科技署主辦,獲本地大學、研發中心、政府部門,以及其他機構等約50個合作夥伴支持,在現場設置攤位,展出一系列科研成果和互動遊戲,並舉辦約150場創科工作坊和十多場網上講座,內容涵蓋人工智能、環境生態等不同熱門主題,讓公眾了解創科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 嘉年華所有活動費用全免,部分活動須預先登記。

加載原文網頁

政府委託區議員支持關愛隊工作

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表示,政府已委託區議員支持地區服務及關愛隊伍的工作,進一步提升地區治理效能,便利和鼓勵區議會與關愛隊更緊密合作。 麥美娟今日出席活動後會見傳媒時說,第一期關愛隊在上月底、本月初完成服務。第二期關愛隊和每隊的關鍵績效指標、服務計劃等已上載網頁供公眾閱覽。全港18區455支關愛隊已全面投入服務。   她表示,當局按照地區需要和人口增加三支關愛隊小隊,並對服務區域進行微調,以提升關愛隊服務效率。在服務內容方面,關愛隊會做得更深更廣,例如在老舊小區,關愛隊會加強樓宇管理的支援,在新發展小區則重點支援新遷入的家庭。 她續說,總結第一期關愛隊的服務經驗,若關愛隊能與當區區議員或區議會更好結合,他們提供的服務會更切合市民需要,因此,政府已按《區議會條例》委託區議員支持關愛隊的工作。 區議員可以透過多元模式支持關愛隊,例如擔任隊長或隊員、讓區議員辦事處成為關愛隊夥伴團體、在區議員辦事處設立服務點或聯絡點。她期望進一步加強區議會和關愛隊的合作,可以發揮協同效應,更好善用地區網絡。

加載原文網頁

新聞處港台合製抗戰微短劇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政府新聞處連同香港電台製作微短劇《抗戰》,讓市民更加了解祖國和香港的抗戰歷史,緬懷先烈,共同珍視並維護和平,以及提升愛國精神和凝聚家國情懷。  《抗戰》共有五集,故事圍繞香港淪陷期間,一眾青年游擊隊員保家衞國的抗日歷程。為增強劇情的真實感,製作團隊參考大量珍貴歷史圖片,運用電腦特效和人工智能技術,為黑白歷史照片加上色彩融入劇中,讓觀眾有如親臨其境,感受抗戰時期的艱辛歲月。  每集《抗戰》的尾段加入「歷史小知識」環節,以深入淺出方式向觀眾介紹歷史資料,旨在建立正確的歷史觀,提升公眾對抗戰歷史的認識與重視。 劇集已上載至抗戰勝利80周年專題網頁。今日起,《抗戰》也會一連五晚9時30分在香港電台電視31播映。

加載原文網頁

鐵人志堅 奮勇爭先

鐵人三項是第15屆全國運動會香港賽區其中一個承辦項目,香港鐵人三項代表隊成員黃子圖過去半年積極備戰,更遠赴昆明進行高原集訓,力爭獎牌。 黃子圖表示,在高原接受耐力項目訓練,回到平原後,運動表現例如速度大有改善。他希望無論男子個人、女子個人或混合接力項目,香港運動員都能登上頒獎台。 鐵人三項是由游泳、單車和跑步三項運動組成的比賽項目,賽事11月15日至16日在中環海濱活動空間和維多利亞港舉行。香港運動員主場出擊,黃子圖感到相當興奮,呼籲市民到場為港隊打氣。 他認為主場對運動員最大的幫助莫過於觀眾打氣聲。他說,在海外參加鐵人三項比賽,場地往往選在偏遠、人煙稀少的地方,比賽期間鮮少聽到觀眾鼓勵的聲音。 這次情形截然不同,他說:「中環是極繁忙的地方,運動員能在這裏比賽非常難得,加上香港市民支持,每一次觀眾打氣,運動員都能聽到,這對運動員來說是非常振奮的。」 黃子圖期望藉這次難得的大型賽事,吸引更多香港市民,特別是年輕人認識和參與鐵人三項運動。 他說,三項鐵人總會正推動游泳和跑步兩項鐵人項目,因這兩項運動相對較為安全和簡單。香港承辦全運會賽事,相信能吸引青少年參加兩項鐵人項目,當他們產生興趣後,便有可能慢慢發展為鐵人三項。

加載原文網頁

呼吸道合胞病毒已納入恆常監測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表示,公共衞生化驗服務處恆常為呼吸道樣本進行中呼吸道合胞病毒核酸檢測。防護中心也會監測公立醫院內呼吸道合胞病毒相關的住院情況,並監察學校和院舍的上呼吸道感染爆發情況,每周在網頁公布陽性數字和百分比。 防護中心今日回應傳媒有關監測呼吸道合胞病毒的查詢,指實驗室監測數據顯示,過去12周呼吸道合胞病毒的陽性百分比徘徊在2.5%至3.5%之間,相較今年上半年每周少於1%的水平為高,但遠低於以往高峰期錄得的8%至10%。 防護中心的分析也顯示,2023年1月至2025年6月,75歲或以上長者與呼吸道合胞病毒相關的死亡率平均每年為每100,000人有10.3宗,低於季節性流感的每100,000人有80.2宗。長者與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相關的住院率也低於季節性流感。 疫苗可預防疾病科學委員會在今年1月的會議討論長者使用呼吸道合胞病毒疫苗,認為在本港註冊的兩款呼吸道合胞病毒疫苗安全及有效。由於仍有待世界衞生組織提出具體建議和取得相關成本效益分析的本地數據,因此暫時不建議為全部長者普遍接種呼吸道合胞病毒疫苗。 醫務衞生局已委託香港大學進行有關呼吸道合胞病毒疫苗成本效益分析。待分析完成後,科學委員會將根據分析結果和最新科學實證,再次討論呼吸道合胞病毒疫苗接種事宜。

加載原文網頁

本地醫療衞生總開支帳目發表

醫務衞生局表示,2023至24年度香港醫療衞生經常性開支為2,512.07億元,較上年度的數字(不包括2019冠狀病毒病相關開支)增加8.6%,相對本地生產總值的百分比為8.3%,人均醫療衞生經常性開支33,334元。 醫衞局今日發表2023至24年度本地醫療衞生總開支帳目。在經常性開支中,公共醫療衞生支出佔51.8%,相對本地生產總值的百分比為4.3%。該局副秘書長胡偉文表示,此數字較鄰近一些人口老化程度相若的地區低,證明香港的公共醫療系統非常高效。 胡偉文指,為提升香港醫療系統的可持續性,當局不斷推進發展基層醫療。這次數據顯示基層醫療開支佔29.3%,為過去十年最高,顯示當局工作的成效。 私人醫療開支方面,該年度的相關支出佔香港醫療衞生經常性開支48.2%,相對本地生產總值的百分比為4%。 胡偉文表示,政府2019年推出的自願醫保計劃已見成效。在私人第二、第三層醫療開支中,醫療保險計劃過去十年佔私人支出的比例由33.4%上升至44.8%,成為日益重要的私人醫療服務資金來源。 截至2024年年底,自願醫保計劃保單已達142.8萬張,估計在全港個人償款住院保險市場的佔比約為三分之一。 胡偉文續說,因應人口老化的趨勢,醫衞局不斷深化醫療改革,包括發展基層醫療,扭轉現時重治療、輕預防的體制和觀念,並全力推展公營醫療收費改革,加強精準資助。

加載原文網頁

全運會第三批次賽事門票明日發售

第15屆全國運動會第三批次賽事門票明日上午10時起公開發售。  ​這次開售的門票為廣東賽區13個項目,包括羽毛球、籃球(男子成年組、女子成年組、女子22歲以下組、女子18歲以下組)、武術(套路)、游泳、舉重、自行車(競速小輪車)、皮划艇(靜水、激流迴旋)、攀岩和射擊(飛碟)。 其中,羽毛球、籃球(男子成年組、女子成年組)和游泳為熱門項目。 公眾可通過官方線上票務平台,包括十五運會官方票務網站或微信「十五運會官方票務」小程序購買電子票。香港市民購買廣東賽區門票須使用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每張訂單最多可購買同一場次門票六張;熱門項目則每張訂單限購同一場次門票三張。  十五運會香港賽區八個項目中,擊劍自9月20日開售以來,周末賽事門票在線上平台反應熱烈。全運會香港賽區統籌辦公室將調整擊劍線上與線下門票分配數量,並已將沙灘排球和籃球(男子22歲以下)部分原定線下銷售的門票調撥至線上,方便公眾購買。統籌辦會依據銷售情況,適時調整各項目線上線下門票分配數量。 全國第12屆殘疾人運動會暨第九屆特殊奧林匹克運動會香港賽區的三個競賽項目---硬地滾球、輪椅擊劍和乒乓球(TT11組)的門票本月稍後發售。第九屆特殊奧林匹克運動會乒乓球項目門票將免費派發,具體安排容後公布。

加載原文網頁

特首授旗予全運會特區代表團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15屆運動會香港特別行政區代表團授旗儀式今日在九龍公園體育館舉行,行政長官李家超主持儀式,向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兼香港特區代表團團長羅淑佩授予香港特區區旗。   羅淑佩致辭時說,這次是香港自回歸祖國以來第八次參加全國運動會。在上屆2021年陝西舉行的賽事中,香港特區代表團取得兩金五銅共七面獎牌,成績令人鼓舞。近年來,中國香港運動員也在多項國際大型賽事中屢創佳績,在去年舉行的巴黎奧運會更取得歷史性兩金兩銅的成績,為香港體育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她表示,這些成績除反映運動員的能力不斷提升,也證明特區政府培訓精英運動員的方向正確,同時展現特區政府與香港社會各界多年來攜手推動體育發展的成果。   本屆全運會香港將派出歷來規模最龐大的代表團參加,包括逾600名運動員及約270名隨隊工作人員和醫護人員,出戰28個競賽項目,連同23個群眾項目的參賽及工作人員,總人數超過1,800人。 其他出席授旗儀式的嘉賓包括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副主任孫尚武、全運會香港賽區統籌辦公室主任楊德強等。

加載原文網頁

中醫醫院下月起可供預約

位於將軍澳百勝角路一號的香港中醫醫院12月11日分階段投入服務,首年提供門診和日間住院服務,並全面開展中醫六大分科服務和12個專病項目。 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表示,香港中醫醫院是香港首間以中醫服務為主的醫院,有助推動本港中醫藥的高質量、高水平及全方位發展。醫院開院後可帶領香港中醫藥服務由基層醫療邁進第二和第三層醫療服務,為香港中醫藥發展帶來重大突破。他期望醫院進一步建立純中醫、中醫為主及中西醫協作臨床服務的香港模式,為市民提供更全面的中醫藥服務。 他又指,香港中醫醫院肩負五大發展任務,即醫療服務、教學和培訓、科研、多方協作、創造健康價值,並積極發揮轉化者的角色,與中醫藥業界和持份者緊密合作,推動中醫藥在本地、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助力中醫藥服務走向世界,為國家中醫藥發展作出貢獻。 香港中醫醫院的中醫六大分科服務為內科、外科、婦科、兒科、骨傷科、針灸科。門診服務方面,政府資助的服務涵蓋全科門診、分科門診和綜合專職醫療門診,市場導向的門診服務則設有私家門診和綜合專職醫療門診。 醫院以公私營協作模式營運,整體服務量的65%為政府資助服務。日間住院服務涵蓋政府資助及市場導向服務,首年設25張病床,主要處理需時較長或程序較複雜的中醫個案。住院服務第二年開展,預計2030年年底啟用400張病床,並提供每年40萬人次的門診服務。 香港中醫醫院副行政總監(中醫)張振海表示,醫院採用套餐收費、簡易分項收費和組合式收費,以期提升收費透明度,讓市民容易明白收費安排和掌握醫療開支預算。 所有香港市民都可以使用資助服務。醫院設有醫療費用減免機制,指定病人組別可獲全額費用減免。有經濟困難的病人可向醫院申請費用減免,而醫院也推出開業首年體驗價,部分指定服務以原價七折至九折提供。 在資助服務下,全科門診的中醫門診、西醫門診、中醫治療每次收費各180元。分科門診設首年體驗價,中醫診症、西醫診症、中醫治療每次250元。至於綜合專職醫療門診,每次治療收費380元。 日間住院服務方面,首年價格為每個住院時段450元。 市民下月1日起可透過網站或熱線電話3121 3121預約。待醫院的流動應用程式12月1日推出,市民也可在程式上預約。

加載原文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