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風」後可否「唔使開刀」?

沒有人希望生病,更何況患上中風!但如果有一日你的親人或朋友被醫生確診為中風,你有什麼想法?在感覺突然與擔心之間,你可能會間: 「醫生,有什麼辨法?有沒有手術可做?」

在討論腦外科醫生有什麼「板斧」前,必需要大家明白一點,就是中風的定義是指腦細胞因沒有血液供應下而壞死,是一個不能逆轉的情況。所以在醫療上並不能還原受損腦細胞的功能。不過,中風初期的腦細胞受損程度很多時候會漸進式地加劇,而病人在症狀上會由起初不適、頭痛、肢體無力、甚或惡化為昏迷等。因為而上理由,醫生應該做的或只能做的就是想法子防止中風惡化,盡量減低腦受損程度。

如果是針對「缺血性中風」,在前數篇文章而談論過,如靜脈溶栓(i.v. thrombolysis) 或血管介入方法作機械溶栓 ( mechanical thrombolysis ) 等均可在合適條件下嘗試打通已栓塞的腦血管。但在現實中病人往往在「到達」醫生時已在時間上錯過了所謂「黃金三(或四) 小時」,又或者腦血管栓塞的範圍已相當大,並不適合作任何溶栓治療。此時醫生會對病人作密切的監察,如果有病程惡化跡象的話,會考慮為病人再作電腦掃描檢查。而醫生要知道的,就是腦有否因中風而引起腦水腫。腦水腫是因腦細胞受損,不能有效地調節水份平衡,令水份沉積腦內,引致腦壓上升。「腦壓高」會令腦部的血液供應進一步減少,令而受損的腦部「傷上加傷」!如果腦壓真的不斷提升,令病程惡化的話,腦外科醫生可能會為病者進行頭骨「去骨瓣手術」(Craniectomy) 。意思是取出腦水腫那一邊的頭骨,讓顱內的壓力得而緩和,不會向內裏方向繼續施壓而進一步影響腦幹功能。這個手術在腦部血管栓塞中風後,開始腦壓上升的首數天最為有效。手術成功的話,可令病人過渡中風後首一星期的「高危期」。當然,往後亦要接受神經復康療程,盡量令病人能在日後過正常生活!

另一方面,對於「出血性中風」或「爆血管」而言,醫生所面對的是腦內的血塊。其實治療原則跟上段所描述的是「異曲同工」﹔因血塊流出,被破壞的腦內細胞和神經線亦都是不能復原的。而問題也是血塊的體積會否增大或令腦壓上升,構成更嚴重的損害。在此情況下,腦科醫生會考慮為病人施「開腦手術」以取出血塊。此外,醫生也可能將一條導管放入腦內,通常是放在腦室內,將淤血慢慢排出。無論是那一個方法,其目的都是為腦內減壓,令腦血液供應不會受阻。

中風後,腦細胞受損雖然「已成定局」,但並不等如「無可救藥」。適當的治療以穩定血壓、病程﹔合時和適當的手術在很多時侯會「力挽狂瀾」。

說到底,大家應多注意健康!有不適時,要及早就求醫呢!

撰文:神經外科 熊偉民醫生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分享至 Google+ 經電郵分享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