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健康新聞

Community Health News

社區與健康息息相關,因此,我們儘量搜邏所有關於醫療和健康的社區新聞,希望可以使你更快捷地掌握社區最新動態, 好讓我們一起推動健康飲食、預防疾病傳播、注意用藥安全、及營造健康的社區。

照顧者支援專線投入服務

24小時照顧者支援專線182 183今日投入服務,由專業社工接聽,為有需要的照顧者提供資訊,轉介和配對社區上合適的服務,更會探訪有緊急需要的個案,期望及時伸出援手,紓緩照顧者的壓力。 49歲的盧太太前年中風,右半身行動不便,由丈夫照顧日常生活,早晚協助她服藥,也定時陪同她覆診和接受康復治療。 盧先生說:「她剛中風時,不能走路,不能活動,無法自理。她依靠胃喉進食,用氧氣喉協助呼吸。現在她可持拐杖慢行,雖然仍是一拐一拐,但我認為有很大進步。」 盧先生任職旅遊專欄作者,要兼顧工作和照顧妻女,心力交瘁。他會看電視紓壓,有時也會獨自到海邊發呆。 他說:「每隔一段時間,我都會覺得支撐不了,因而大發脾氣。」為此,他會到東華三院樂群地區支援中心求助,找社工傾談。 「隨便說甚麼也好,即使很激動、很不開心,他們也會聽你傾訴。有人願意聽你傾訴是非常好的。」 為支援如同盧先生的照顧者,社會福利署設立24小時照顧者支援專線182 183,提供社區資源資訊和轉介服務,並通過分層危機評估工具,即時評估來電者需要,配對支援服務。  盧先生認為,專線對照顧者來說會有很大幫助。   「當家人出事時,壓力從四方八面而來,需要處理很多事情,申請很多項目如傷殘津貼等,這些手續一般人並不清楚。 如有專線,相信可更快找到合用的資訊。 」 30條專線由專業社工接聽,他們熟悉長者、殘疾人士和家庭服務,並接受了多場訓練,包括接聽技巧、情緒輔導和危機處理等。  社會福利署總社會工作主任蕭建香表示,專線社工會留意高危個案,例如以老護老、以老護殘、以殘護老、以殘護殘、缺乏社區支援的家庭和隱蔽家庭等。  她說:「若社工留意到照顧者出現不利他們繼續照顧的因素,例如情緒波動、健康出現問題等,經評估後,會在當事人同意的情況下上門探訪。上門後,社工留意照顧者的健康狀況、家中情況和支援網絡等,以便跟進。」 專線也為有需要的長者和殘疾人士配對暫託服務,並為有經濟困難的照顧者提供交通津貼,協助他們護送有需要的長者和殘疾人士接受暫託服務。

加載原文網頁

衞生防護中心調查一宗兒童感染甲型流感嚴重個案

加載原文網頁

天氣酷熱市民應預防中暑

加載原文網頁

港隊亞運添一金四銀兩銅

游泳運動員何詩蓓今日在杭州第19屆亞洲運動會女子200米自由泳勇奪金牌,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楊潤雄表示恭賀。 楊潤雄表示,何詩蓓越戰越勇,奪得金牌,再次為港爭光,全港市民也感到自豪。他又指,在杭州觀賽兩天,已見證中國香港代表隊取得超過十面獎牌,感到振奮。他預祝香港運動員在杭州亞運繼續創出輝煌。 香港代表隊至今已在亞運會取得三金、四銀、七銅共14面獎牌,今日新增的獎牌有一金、四銀、兩銅。 除何詩蓓獲得金牌外,武術運動員劉徐徐和許得恩今日分別在女子長拳賽和男子太極拳太極劍全能賽奪得銀牌。賽艇運動員張海琳和梁瓊允在女子雙人單槳無舵手賽奪得銀牌,游泳運動員何甄陶則在男子50米自由泳獲銀牌。 賽艇運動員趙顯臻在男子單人雙槳賽奪得銅牌,而劍擊運動員陳諾思在女子花劍個人賽得到銅牌。 楊潤雄今日繼續在杭州訪問,與國家體育總局局長高志丹會面交流。除了前往蕭山瓜瀝文化體育中心觀看香港運動員參與武術賽事,他也到杭州奧體中心游泳館觀看多場決賽。 楊潤雄明早啟程返港。

加載原文網頁

社署展開齊撐照顧者行動

社會福利署舉辦齊撐照顧者行動起動禮,展開為期三年的全港宣傳活動,以肯定照顧者的貢獻,並推廣關懷照顧者的信息,呼籲各界攜手為照顧者打氣,逾800人出席。 政務司司長陳國基今日為活動主禮。他致辭時代表政府向全港照顧者致以衷心感謝,並指政府會繼續透過完善支援配套、強化暫託服務和加強財政支援,更好支援和便利照顧者。他期望商界、社區組織以至普羅大眾與政府合作,全面提升照顧者支援,貫徹齊撐照顧者行動的精神。 他表示,為完善支援配套,社署委聘東華三院營辦的24小時照顧者支援專線182 183本月26日凌晨零時投入運作。熱線由專業社工接聽,共設30條線,解答照顧者各種疑難。社署也會於11月推出一站式照顧者資訊網,方便照顧者尋找所需資訊和支援。 東華三院的代表連同照顧者在起動禮上即場示範專線運作。社署署長李佩詩指,專線社工可即時評估照顧者的狀況和需要,為照顧者提供資訊、轉介和配對合適的服務,並為緊急個案作外展探訪。她期望專線可及時支援照顧者,紓緩其照顧壓力。 陳國基又說,為強化暫託服務,社署今年年中已完成優化長者和殘疾人士空置宿位查詢系統,照顧者可使用同一系統尋找合適的日間和住宿暫託服務。 財政支援方面,關愛基金下支援照顧者的計劃下月起恆常化,並將低收入家庭護老者和低收入殘疾人士照顧者的每月津貼由2,400元增至3,000元。 另外,為加強支援照顧者,社署下月起將護老同行計劃優化為與照顧者同行計劃,範圍擴展至涵蓋殘疾人士和他們的照顧者,為期三年。透過此計劃,物管人員可以更好利用社區資源支援護老者和殘疾人士照顧者。 陳國基在起動禮上宣布,為答謝照顧者的付出和貢獻,並響應「開心香港」活動,社署本月底起舉辦感謝照顧者活動,通過安老和康復服務單位向長者和殘疾人士的照顧者派發一萬張海洋公園門票。 隨着齊撐照顧者行動正式展開,今日起一連五日,無綫電視81台和83台會播出與社署攜手製作的《照顧者的故事》,希望喚起市民對照顧者的關注。社署明日也會推出全新的電視宣傳短片和電台宣傳聲帶,以及展開一系列宣傳活動,呼籲各界為照顧者打氣,建立照顧者友善社區。

加載原文網頁

五區關愛隊遴選結果公布

政府公布東區、深水埗區、黃大仙區、屯門區和離島區地區服務及關愛隊伍的遴選結果,相關民政事務處已通知獲選團體。政府先後完成13區關愛隊的遴選工作,其餘五區關愛隊的遴選結果稍後公布。 遴選工作分為團體甄選、服務建議書評審兩個階段。兩個階段的遴選工作均須通過兩層架構,由民政事務專員領導的地區關愛隊評審及統籌小組和由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領導的全港關愛隊評審及督導小組審批,以確保遴選程序透明公正。 東區、深水埗區、黃大仙區、屯門區和離島區民政事務處稍後會與獲選團體就獲接納的服務計劃簽訂資助協議。

加載原文網頁

慢病共治計劃11月中推出

慢性疾病共同治理先導計劃11月中推出,合資格人士在政府資助下可自行挑選家庭醫生接受篩查,如診斷出血糖偏高、高血壓或患上糖尿病,可由家庭醫生繼續診治並按臨床診斷處方藥物長期跟進。 計劃旨在鼓勵巿民及早預防和管理慢性疾病,45歲或以上香港居民如未有已知的糖尿病或高血壓病歷,均符合資格參加。 醫務衞生局副秘書長李力綱公布計劃詳情時說,計劃針對篩查高血壓和糖尿病兩種最常見的慢性疾病,是落實早前公布基層醫療健康藍圖重要一步。 參加者可在私營醫療巿場接受糖尿病和高血壓篩查、醫生診症和化驗,以及按個人健康狀況獲處方藥物,接受護士診所和專職醫療服務跟進。 慢病共治計劃以共付模式運作,政府在篩查階段和治療階段均會提供資助,而參加者須支付一定的共付額。 市民在18間地區康健中心、地區康健站登記成為會員,並同意使用醫健通後,會獲配對家庭醫生。家庭醫生會為參加者診症,安排他們接受化驗和解釋診斷結果。在此篩查階段,政府會承擔全數化驗費和資助196元診症費,參加者則支付120元指定共付額。 經篩查後確認未有糖尿病或高血壓等情況的參加者,可獲地區康健中心或地區康健站協助制訂健康管理目標,以及按需要獲安排參加有助改善生活方式的活動等,以保持健康體魄。 若參加者被診斷為血糖偏高,或已患有糖尿病或高血壓,他們會獲政府資助,由自選的家庭醫生長期跟進。血糖偏高人士可享有每年最多四次資助診症,而患有糖尿病或高血壓者則可享有每年最多六次資助診症。 在治療階段,政府會就每次診症資助166元診症費,參加者支付的共付額由家庭醫生自行釐定,政府建議的診症共付額為每次150元。 政府已擬定慢病共治計劃基本藥物名單,涵蓋40多項基本藥物,包括控制血糖和血壓的藥物,以及治療偶發性疾病的藥物,足夠血糖偏高、糖尿病和高血壓患者一般療程之用。如獲處方名單藥物,參加者無須支付藥費。 家庭醫生參加計劃後可以優惠價格向指定藥物供應商採購名單上的藥物。另外,政府會向曾處方名單內慢性疾病藥物的家庭醫生發放以每名參加者105元作計算的季度藥物資助。 如家庭醫生在跟進診症期間認為參加者有臨床需要,可安排他們接受護士診所和專職醫療服務跟進。政府會為該等服務提供資助,但參加者也要支付指定共付額。 家庭醫生也可安排有臨床需要的參加者接受合適的化驗服務。政府透過招標委聘醫務化驗所提供化驗服務,並會資助多項與糖尿病或高血壓相關的常用化驗服務。 視乎臨床診斷,參加者一般只需就每組化驗服務支付介乎40元至130元指定共付額。65歲或以上人士可以用長者醫療券支付計劃的各項共付額。此外,政府與醫院管理局制定雙向轉介機制,若家庭醫生評估參加者有臨床需要,如病情控制欠佳或出現併發症,可按指引安排參加者到醫管局指定內科專科門診接受單次內科專科諮詢。在獲得護理計劃方面的臨床建議後,參加者會繼續由家庭醫生跟進。 政府會為患有糖尿病或高血壓的參加者及其家庭醫生設立達標獎勵。參加者方面,達標獎勵從參加者進入治療階段後的第二年開始計算。如參加者達到健康指標,例如自我監察健康指數並上傳到醫健通流動應用程式、定時覆診、完成健康教育項目或指定檢查等,他們將會於下一個計劃年度首次診症時獲扣減最高150元共付額。 家庭醫生方面,若跟進的參加者中有70%在控制血糖和血壓方面達標,可獲得奬勵。奬勵金額根據達標人數所涉及的政府診症資助額和政府建議的診症共付額,以及實際資助診症次數計算。奬勵相當於綜合各項因素後所得出總額的15%。 查詢可致電2157 0500。

加載原文網頁

衞生防護中心調查一宗兒童感染甲型流感嚴重個案

加載原文網頁

衞生防護中心調查一宗產志賀毒素大腸桿菌感染個案

加載原文網頁

退伍軍人病個案最新情況

加載原文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