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健康新聞

Community Health News

社區與健康息息相關,因此,我們儘量搜邏所有關於醫療和健康的社區新聞,希望可以使你更快捷地掌握社區最新動態, 好讓我們一起推動健康飲食、預防疾病傳播、注意用藥安全、及營造健康的社區。

麥美娟晤共青團江蘇省委副書記

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今日與共青團江蘇省委員會副書記兼江蘇省青年聯合會主席熊俊會面,討論推動蘇港兩地青年交流的工作。 麥美娟歡迎熊俊率領訪問團來訪香港。她表示,江蘇省青聯是民青局的重要工作夥伴,兩地去年10月簽署合作備忘錄,深化在青年發展方面的合作。過去一年,雙方在青年交流和實習、創新創業等不同領域已取得一定成果。 其中,民青局舉辦的青年內地實習資助計劃、青年內地交流資助計劃,均有不少涵蓋江蘇的青年交流和實習項目。 麥美娟期望繼續與江蘇共同推動兩地青年發展和交流,為香港青年提供更多體驗國情的機會。

加載原文網頁

家庭教育推廣計劃接受申請

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和家庭議會今日推出為期五年的全新家庭教育推廣計劃,資助民間推行非牟利家庭教育項目,即日起接受2024至25年度申請,下月22日截止。 計劃旨在提高市民對家庭教育的認識和明白其重要性,並進一步推廣家庭價值,增進家庭幸福和社會和諧。 為期12個月的項目資助上限為80萬元,18個月的項目資助上限為120萬元。 計劃涵蓋新手父母教育、親子教育、維繫家庭關係、增強家庭凝聚力、傳承良好家風和傳統美德、其他與婚姻有關的主題等,以照顧不同家庭的需要。申請機構也可因應社會關注的議題或需要,就其他與家庭相關的主題申請資助以舉辦項目。

加載原文網頁

動植物公園八猴子死亡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表示,動植物公園昨日有八隻動物死亡,分別是一隻白臀長尾猴、一隻松鼠猴、三隻棉頂狨猴和三隻白面僧面猴。部門已聯絡漁農自然護理署,並安排解剖化驗動物屍體,以了解死因。 動植物公園今日起暫停開放園內哺乳類動物區,以進行全面消毒及清潔工作,並等待化驗結果。康文署會密切監察其他動物的狀況,園內其他設施如常開放。

加載原文網頁

退伍軍人病個案最新情況

加載原文網頁

盛事接踵而來 進一步帶動旅遊業

政務司副司長卓永興表示,旅遊發展局多項精彩活動接踵而來,涵蓋中西節慶、美酒佳餚等不同主題,包括10月23日至27日中環海濱舉行的香港美酒佳餚巡禮,為旅客帶來豐富多元體驗,同時進一步帶動旅遊及相關行業,提升香港作為亞洲國際都會的地位。 以下是政務司副司長卓永興10月13日在2024新鴻基地產香港單車節頒獎典禮的致辭全文: 蔡建祥主任(廣東省社會體育和訓練競賽中心主任)、劉震署理局長(署理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彭耀佳主席(旅遊發展局主席)、郭基煇執董(新鴻基地產執行董事)、郭基泓執董(新鴻基地產執行董事)、沈鳳君常秘(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常任秘書長)、各位嘉賓、各位朋友: 大家好!好開心在今日秋高氣爽、風和日麗的日子,參加由香港旅遊發展局舉辦的2024新鴻基地產香港單車節頒獎典禮,向各位得獎者送上熱烈的祝賀! 在剛過去的巴黎奧運會和和巴黎殘疾人奧運會,香港運動員取得歷史性佳績,他們也將熾熱的體育氣氛帶回香港。旅發局今日舉辦香港單車節這項大型體育盛事,雲集一眾單車高手互相較量,正好延續這片濃厚的體育氣氛,並讓大家感受到我們這個城市的不同面相和非凡活力。 今年香港單車節的節目十分豐富,在廣東省體育局的大力支持下,旅發局今年連續第二年舉辦環粵港澳大灣區城市自行車挑戰賽(香港站)的新鴻基地產男子和女子公開組賽事,匯聚大灣區單車高手在香港競賽,同時促進大灣區城市之間的體育交流。 與此同時,旅發局今日也首次在西九文化區舉辦以單車運動為主題的嘉年華,除單車手,也歡迎旅客和市民一同參與,以另一種方式延續香港單車節的熾熱氣氛。 除了體育盛事,旅發局舉辦的各式各樣精彩活動將會接踵而來,涵蓋中西節慶、美酒佳餚等不同主題,包括本月23日至27日於中環海濱舉辦的香港美酒佳餚巡禮,為旅客帶來豐富多元的體驗,同時進一步帶動旅遊及相關行業,提升香港作為亞洲國際都會的地位。 今次香港單車節辦得有聲有色,主辦機構旅發局固然功不可沒,而多個政府部門、各贊助和支持機構,以及所有工作人員的全力支持,亦同樣重要。在這裏,我代表特區政府,向各位致以衷心的謝意! 最後,我祝各位身體健康、生活愉快。多謝大家。

加載原文網頁

加強支援和培訓實習醫生

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表示,對於公立醫院再次發生置放鼻胃喉出錯的醫療事故,當局已指示醫院管理局盡快為實習醫生進行強化培訓,並會與兩間醫學院檢視臨床培訓,確保畢業生有能力執行實習醫生的職務。 盧寵茂今日出席活動後會見傳媒時說,當局關注醫療事故,對受影響病人感到難過和抱歉。兩宗事故均涉及實習醫生,盧寵茂認為要從三方面加強對實習醫生的支援。首先,醫管局最快會於本月內進行培訓,強化實習醫生處理臨床步驟的能力,特別是置放鼻胃喉,以改善服務質素。 其次是加強對實習醫生在工作上的支援,鼓勵他們遇到問題時要提出,高級醫生要給予他們多些支援。 最後,當局會與兩間醫學院檢視臨床培訓教學中,有關常見醫療步驟的培訓是否足夠,以確保畢業生具備足夠的臨床能力,適合執行作為臨時註冊實習醫生的職務,能夠處理打針、靜脈注射,置放鼻胃喉等程序。 對於有建議指改由較高級的醫生進行置放鼻胃喉程序,盧寵茂表示,這類常見的臨床步驟若也要由高級醫生負責,只會拖垮整個醫療系統,解決問題要從根源着手,強化醫學院的臨床培訓。 談及兒童醫院一名三個月大女嬰正等候心臟移植,盧寵茂表示,當局已去信國家衞生健康委員會尋求協助。他又說,當局已向國家衞健委和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提出請求,期望把向國家緊急求助的機制恆常化,對方非常支持。 

加載原文網頁

南海I號揭開海上絲綢之路謎團

發展局局長甯漢豪在網誌介紹「從灣區啓航:『南海I號』與海上絲綢之路」的展覽內容。 「南海I號」出土的文物數量龐大,接近18萬件(套),其中瓷器約16萬件(套),鐵器凝結物124噸,開創中國單個水下考古項目發掘數量之最。船上有大量被學者稱為「廣東罐」的醬釉陶罐,香港也有不少遺址出土「廣東罐」殘片,尤以九龍城宋皇臺聖山遺址為多,反映香港自宋代起已是貿易航線的中轉站,在海上絲綢之路的對外貿易佔一席位。 以下是發展局局長甯漢豪10月13日在網誌發表的文章(附短片): 出土文物與考古遺址看似靜默無語,但從它們身上的蛛絲馬跡,卻能超越時空,訴說歷史遺留下來的故事。由發展局、國家文物局和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社會文化司合辦的「從灣區啓航:『南海I號』與海上絲綢之路」展覽,現於尖沙咀香港文物探知館展出,呈現宋代海上絲綢之路貿易的繁盛景象,也扣連粵港澳地區於海上絲綢之路扮演的角色。今次,我邀請了古物古蹟辦事處同事為大家介紹展覽內容。 南海I號是迄今全球考古發現中保存最完整 體積最大 年代較早的遠洋商船 古蹟辦總文物主任蕭麗娟介紹,一艘中國宋代商船默默地躺在廣東台山與陽江交界20多米深的海床達八百多年,在1987年被發現,2007年考古人員將沉船整體打撈出水,現時船隻存放於陽江的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沉船打撈出水和全面發掘之後,考古人員對船上裝載的貨物作仔細觀察和研究,透過文物提供的線索,一步一步打開「南海I號」的出航時間、航行路線、前往目的地、沉沒前最後離岸港口等謎團。 蕭麗娟表示,「南海I號」是迄今全球考古發現中,保存最完整、體積最大,而且年代較早的遠洋商船。船上載有大量外銷瓷器、手工藝製品和日常生活用品,以及眾多金銀銅貨幣。船上還有大量肩部印有文字和紋飾的醬釉陶罐,這些陶罐一般被學者稱為「廣東罐」。誰料到這些用作儲物盛酒、又毫不起眼的「廣東罐」,為研究「南海I號」航線及最後離岸港口,開闢嶄新視角! 從醬釉陶罐發現香港是宋代貿易航線中轉站 研究人員把「南海I號」船上出土的醬釉陶罐,與廣州南越國宮署遺址宋代文化層發現的「廣東罐」作對比,發現兩者非常相似。蕭麗娟指,宮署遺址在宋代是廣州知州官署,官署內的公使酒庫遺址,出土大量與酒有關的印文醬釉罐,其器型、釉色和印文與「南海I號」部分醬釉罐極為相似;再將佛山南海多個窰址出土的同類醬釉罐作聯繫和對比,經深入研究後,證實這些醬釉罐都是南海諸窰的產品,從而推斷廣州是「南海I號」最後離岸港口。而香港也有不少遺址出土同類醬釉「廣東罐」殘片,其中尤以九龍城宋皇臺聖山遺址為多,反映香港自宋代以來,是貿易航線的中轉站,在海上絲綢之路的對外貿易中扮演一定角色。 出土文物數量龐大 創中國單個水下考古項目發掘數量之最 「南海I號」出土的文物數量龐大,接近18萬件(套),其中瓷器約佔16萬件(套),鐵器凝結物有124噸,開創中國單個水下考古項目發掘數量之最。在云云16萬件瓷器中,一件福建德化窰白釉雙繫罐,底部有墨書「鄭尽金記直癸卯歲次」字樣。研究人員考證,「鄭尽金」應為南宋時期福建德化三班村的瓷器經營者;「癸卯歲次」便成為研究人員推斷貨船最後出航時間的關鍵線索。 癸卯年在南宋曾出現兩次,第一次是淳熙十年,即1183年;第二次是淳祐三年,即1243年。從船上發現最晚年號的銅錢是南宋孝宗時期的「淳熙元寶」(1174 至1189年),結合船上發現至關重要的「淳熙十年」印文醬釉罐,基本上可確定「南海I號」沉沒時間是在1183年或之後不久。 船上豐富蘊藏 助重組南海I號旅程 「南海I號」的文物在數量、工藝和造型方面,都蘊藏非常豐富的資料,是南宋時期的考古材料中罕見。船上發現的金銀貨幣、鑲嵌金飾和銅鏡,相信產自都城臨安(今杭州)和湖州地區;金器並非兩宋的主流樣式,而是海外流行的款式,推測是半製成品,例如金戒指的戒面,留有鑲嵌寶石的位置,或留待運到海外的寶石產地或集散地後再行加工;來自江西景德窰和浙江龍泉窰的瓷器,大部分經臨安、明州(今寧波)、溫州等地集散和銷售。根據船上貨物的產地,研究人員可重組「南海I號」的旅程:貨船沿漫長的海岸線,自北向南,途經浙江、福建地區,最後在廣州港放洋出海。 展期至明年2月 免費入場 今次「從灣區啓航:『南海I號』與海上絲綢之路」展覽共展出255項展品,展期至2025年 2月 12 日,免費入場。我們也藉今次展覽,請來專家和學者在今年11月至明年1月,舉行四場以「南海Ⅰ號」為主題的講座。主講嘉賓包括中國第一代水下考古專家、「南海Ⅰ號」考古發掘領隊崔勇;長沙銅官窰博物館館長瞿偉;前廣東省博物館館長、現任復旦大學研究員、博士生導師魏峻,以及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秦大樹教授。 我誠邀大家前來尖沙咀九龍公園的香港文物探知館,參觀這個內容豐富的展覽,細心欣賞船上珍貴的文物,靜靜聆聽「南海I號」守護了八百多年的故事。有關展覽詳情及開放時間請參閱以下網址:https://www.amo.gov.hk/tc/news/index_id_153.html

加載原文網頁

支援少數族裔 共建關愛社區

「大家好,我是少數族裔關愛隊成員。我懂得巴基斯坦語言,包括烏爾都語、普什圖語和旁遮普語;我也懂一點粵語!」 同聲同氣  聯繫鄰里 為讓支援少數族裔人士的服務更到位、更有效,去年施政報告提出在每間少數族裔人士支援服務中心各成立一支少數族裔關愛隊。 首八支少數族裔關愛隊已於今年7月投入服務,巴基斯坦裔的Kiran Fatima是LINK中心少數族裔關愛隊的成員。 透過家訪、外展服務等,Kiran與社區的少數族裔住戶建立聯繫,並向他們發放重要的政府資訊。 「我們最近便發放了有關颱風『摩羯』的最新資訊,提醒少數族裔人士做好防風措施。」 Kiran形容自己熱愛服務少數族裔社群,共同的語言和文化,令她更明白服務對象的需要。 成員同時擔當橋樑角色,向少數族裔人士介紹公共、社福、醫療,以及少數族裔人士支援服務中心的服務,並在需要時轉介個案至相關政府部門或機構跟進。 針對需要  助解煩擾 Mohammad Bilal一家六口是其中一個受助的少數族裔家庭。 作為四個小孩的父親,Mohammad坦言自己和太太難以明白孩子在學校面對的問題,例如功課、學校通告等,加上小女兒的行為有時令他感到困擾,因此尋求LINK中心協助。 「我曾感到氣餒。我慶幸自己有尋求協助。」 LINK中心接獲他的求助後,派出少數族裔關愛隊進行家訪;因有語言之便,他更能暢所欲言,分享問題,而少數族裔關愛隊成員則為夫婦二人翻譯學校通告等,更安排他們的小女兒到中心參加遊戲治療,以改善情況。 至於Mohammad的太太也參加中心的育兒工作坊;工作坊以英語講授,並針對少數族裔人士的需要。 Mohammad又感謝中心協助他們申請《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非中國籍)》,方便他們到內地,增廣見聞。 多元服務  設想周到 LINK中心少數族裔關愛隊由一名社工和三名熟悉少數族裔語言和文化的活動幹事帶領,透過街站,以及探訪少數族裔人士較多聚集的地方介紹服務,也與民政事務處和地區服務及關愛隊伍緊密聯繫。 「如地區關愛隊在服務少數族裔人士時遇到困難,可轉介予少數族裔關愛隊跟進。」LINK中心負責人譚雅汶說。 「我們也會招募少數族裔人士成為義工,並為他們提供培訓,例如家訪注意事項等。」 不計外籍家庭傭工,現時約有30萬名少數族裔人士在香港居住,他們以香港為家,甚至落地生根,是香港的一分子。 民政事務總署一直透過地區網絡,以多管齊下方式支援少數族裔人士融入社區。 該署助理署長鄺家鋒指,部門主要透過八間少數族裔人士支援服務中心,提供語文學習班、融和課程、輔導、轉介等各類型服務。其中,觀塘的支援服務中心融匯,同時提供八種少數族裔人士語言的即時電話傳譯,協助他們更好使用公共服務。 增加溝通  促進共融  現時,八間中心每年服務合共逾十萬人次,至於八支少數族裔關愛隊,政府預計每隊每年協助至少500戶少數族裔家庭。 今年年底,兩間分別位於九龍中和新界東的少數族裔人士支援服務中心也將投入服務,屆時,中心總數將增至十間。 此外,支援服務中心為青年和新來港少數族裔人士提供的強化服務已恆常化;民政事務總署也會繼續推展地區為本種族融和計劃。 鄺家鋒說:「我們希望於地區層面舉辦更多活動,鼓勵少數族裔人士和本地社群增加溝通和交流。」

加載原文網頁

登革熱最新情況

加載原文網頁

衞生防護中心公布新增兩宗類鼻疽感染確診個案

加載原文網頁